大美青海的另一面,是嚴酷的自然條件和脆弱的生態環境。集中連片貧困地區約占全省95%的范圍。扶貧任務較重,脫貧難度較大是青海面臨的嚴峻現實。
黨的十八大以來,青海省委、省政府把扶貧工作擺上更加突出位置。“十二五”前4年,通過一系列精準扶貧措施,青海年均減貧21.2萬人,貧困地區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3464元增加到6209元,年均增長15.7%,貧困發生率從36.6%下降到13.7%,年均降低5.7個百分點。扶貧工作取得瞭顯著成效。
脫貧攻堅,剩下的都是“硬骨頭”。截至今年8月,青海依然有53.97萬人處於貧困狀態,貧困發生率比全國平均水平高6.5%。青海省委、省政府目標堅定:到2020年與全國同步建成全面小康;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,決不讓一個貧困群眾掉隊!
立足省情,積極作為。青海動員全省力量推進扶貧開發,提出力爭比2020年提前一至兩年實現整體脫貧的戰略目標。百姓有期待,幹部有責任,這是一場必須打贏的攻堅戰。
幹部簽下責任書 不脫貧就不脫鉤
骨頭再硬也要啃。結合“三嚴三實”專題教育活動,青海扶貧倡導“指揮員”靠前指揮,“尖兵”下沉一線,向貧困村“集結”。
因地制宜,因人施策。青海向全省1622個貧困村每村派駐3至5名幹部組成扶貧工作隊,今年9月以來陸續到崗。工作隊隊長兼任貧困村第一書記,每個貧困戶都有幫扶責任人。湟中縣卡陽村第一書記鮑武章現已成瞭村裡人:“怎麼踐行‘三嚴三實’?幫扶貧困就是一種考驗,不實幹行嗎?”
扶貧工作隊進駐貧困村,幫扶幹部全脫產,一門心思蹲點扶貧。省裡明確幫扶工作機制:不脫貧不摘鉤,沒有完成年度脫貧任務的,隊伍不撤、幹部不換。
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核桃莊鄉排子山村共有千餘人。由於貧困,村裡超過2/3的人常年外出打工,掙點辛苦錢;由於貧困,留守的村民死盯著一點救濟款。日子不舒坦,源頭都是一個窮。
訪民情,問民意,扶貧工作隊進駐後馬不停蹄開始忙活。走訪登記表有記錄:交通不便,低保落實不到位……
解民憂、助民富。扶貧工作隊籌劃修路,解決行路難。建村級活動場所,方便村民健身。組織愛心捐助,為特困戶及孤寡老人送關愛……一連串實事,辦到瞭村民的心坎兒上。
幹部出點子,農民出力氣。湟中縣攔隆口鎮泥麻隆村汪治全的妻子去世,一個人帶著兩個娃娃苦熬。過去就靠種小麥和油菜維持生活,除瞭吃飽沒別的想法。“幫扶幹部瞭解我傢的困難後,專門從省裡找來瞭專傢,教我種中草藥當歸,還幫我聯系好瞭銷路,去年收入不錯,這日子有盼頭瞭。”
青海扶貧,既發揮黨和政府的主導作用,又調動普通黨員、群眾的主體作用。在整村扶貧推進中,大夥兒紛紛獻計獻策,出人出力。
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縣河北鄉松多村有一個老黨員叫更藏太,很多村民提起他,都豎大拇指。在扶貧攻堅中,原村民活動廣場需要異地改建,但要找一處符合條件的建設用地,僅拆遷費就需要30萬元,把村裡難住瞭。
更藏太主動找到村委會說:“把我的莊廓拆一部分用吧,我一個人住,用不瞭多大的地。”老黨員做奉獻,村民活動場所建好瞭,健身器材一應俱全,還有籃球場。
搬遷扶貧挪窮窩 新傢迎來新生活
青海多地山大溝深,旱災頻發。有的地區“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”,出路隻有挪窮窩。
湟源縣波航鄉麻尼臺村過去處於淺山區,全村103戶357人,由於自然環境惡劣,村民們辛苦一年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。此外,這裡交通不便、信息閉塞,群眾行路難、就醫難、飲水難、娶親難、上學難。破題解難,百姓望眼欲穿。
當地政府整合項目資金,實施異地搬遷。為瞭讓農戶搬得出、穩得住、能致富,根據每戶實情,量身定制扶貧方案,讓搬遷村民都有穩定的增收門路。
今年30歲的寇永萍有兩個女兒,孩子小不方便外出打工,但閑在傢中總不是個事兒。搬遷後,在村委會的幫助下,寇永萍將自己130平方米的住傢打造成瞭“農傢樂”,既能照顧孩子、收拾住傢,還能掙錢。丈夫在參加扶貧部門組織的電焊技能培訓後,拿到瞭電焊執照,現在外出做工一天能掙200多元。
像麻尼臺村一樣,青海的絕對貧困人口幾乎全部在農村、牧區,依賴土地、草原為生。隨著青海生態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大,退耕還草項目以及三江源生態移民等項目的實施,定居成為遊牧民群眾的主要生活方式,轉移剩餘勞動力、增加群眾收入顯得至關重要。
在距離同德縣城20公裡的北巴灘上,一處草原新村在陽光照耀下,格外引人註目。這是同德縣瓜什則鄉160戶無畜少畜戶新的定居點。已搬下來的農牧戶中,現有50多戶以租賃形式或者自主創業從事商貿、餐飲等行業,還有一部分富餘勞動力在縣城打工。
經過培訓,牧民才讓多傑在縣城開起瞭出租車。“現在隻要能吃苦,一個月掙個四五千不是問題,再也不用過‘飽一頓,餓一冬’的生活瞭。”才讓多傑說。
興產業斷窮根 輻射廣能致富
斷窮根,靠產業。
地處西部的青海省自然環境脆弱,省內大部分地區地處幹旱山區和高寒牧區,扶貧開發時常“缺錢”“缺能人”“缺技術”。
而立足當地實際,以扶貧資金撬動銀行貸款,用產業項目帶動扶貧,充分利用資源唱好“特色經”,正成為青海扶貧攻堅“啃硬骨頭”最有效的“利器”。
“阿媽,我去上班瞭!”隨著關門聲,紮西巴毛的一天開始瞭。她迫不及待地趕往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市扶貧產業園。對她來說,在產業園區的每一天都是那麼值得期待,“在這裡我不僅可以賺錢養傢,最主要的是可以學習技能”。
按照改變貧困群眾思想觀念,培育新型產業工人、新型職業農民,發揮產業集聚效應、打造產業龍頭的思路,自去年以來,青海省在8個市州17個縣“量身定制”扶貧新模式,使昔日的一個個貧困村搭上致富快車,邁向富裕之路,輻射帶動10餘萬貧困群眾增收。
海晏縣貧困戶巴特噶的妻子因患有嚴重的類風濕性關節炎,年治療費用在3萬元以上,傢中一貧如洗。實施金融扶貧項目後,由村能人大戶做聯保人,幫巴特噶貸款10萬元購置瞭裝載機,承包給工程隊,年創收10萬元以上。
在黃南藏族自治州澤庫縣寧秀鄉拉格日村,貧困牧民依靠合作社改變生產方式。
“去年我傢拿到9000多元的分紅”,59歲的藏族牧民東治一邊給小羊喂奶一邊說。東治將自傢的4對母牛和牛犢入股到村裡的有機畜牧業生態合作社。
看到東治入股的好處後,其他牧民紛紛入社,除瞭140位村民負責全村牛羊養殖外,剩下的勞動力都出門挖蟲草、打工、開縫紉店、修摩托車等,進行多種經營。
……
產業的興起,發展方式的轉變,讓青海貧困農牧民看到瞭未來的希望。
諾木洪枸杞、青海老酸奶、昆侖雪菊、青稞奶茶……當“青海味道”在網上飄香, “電商扶貧”這樣一條全新的扶貧路徑,也正在青海興起,很多農牧民也將這條互聯網時代的發展路,稱為脫貧致富的“電子天路”。
目前,在青海貧困地區,現代農牧業實驗區建設風生水起,有力帶動瞭一批藏毯、肉食、乳制品及少數民族手工藝品生產項目,25%的純牧業村建立瞭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。高原生態旅遊業作為藏區現代化服務業的龍頭產業,正在成為藏區跨越式發展的戰略性支柱產業。
忽如一夜春風來。當青海豐富的自然文化資源日益轉為現實生產力,朝陽產業牽手扶貧開發,旅遊精準扶貧的溫暖陽光正灑向各地的貧困角落,勾勒出一幅產業致富的新藍圖。
“十三五”期間,青海將大力發展鄉村旅遊,培育一批高品質農傢樂、休閑農莊和庭院旅遊實體,計劃每年新增鄉村旅遊接待點200傢,至2020年全省鄉村旅遊接待點達到4000傢。
mini storage tsuen wan
留言列表